[soft]杂志发布现场回顾/为什么要做一本杂志?
上个周末,2017年3月19日,由我们独立出版的[soft]艺术家访谈杂志第3期在上海的Closing Ceremony书店进行了发刊分享活动。尽管当天下着很大的雨,但是并没有影响粉丝小伙伴对独立出版的支持和热情。
在位于市区老式花园里弄的书店里,年轻的朋友们聚集一堂,和本次活动的主持人,杂志设计师和书店创办者们一起畅谈了在追寻艺术理想的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 非常感谢大家的到场,也很高兴认识大家并一起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下午🌹
[soft]杂志第3期
由于本期[soft]杂志是关于“全球年轻创意人士如何平衡创作与谋生”(Creative People and Their Day Jobs)话题的最后一期。也根据在发布活动中现场观众们常常会问到的问题,我们觉得现在是一个好的契机来回顾一下[soft]的创刊原因,过程以及未来的出版计划。
自问自答🍺
1. 怎么想到要做一本杂志?
关于[soft]为什么会有今天的形状,还要回溯到2013年的夏天。
当时杂志的创刊主编Chen在国外读艺术研究生眼看快要毕业,但是对未来的艺术道路却还一片茫然。学了那么久的艺术,突然开始对“艺术到底是什么?”“怎么才能成为艺术家?”“怎样才算成为了艺术家?”充满了疑惑。
一边是在学校学习的纯粹的理想状态的艺术,艺术史的艺术;一边是看到的现实中充满竞争和金钱味的职业化艺术行业;再加上毕业后马上要面临的生存问题。何去何从一下子变成一个摆在眼前非常棘手的问题。
带着这样的困惑,她开始采访身边其他的同学和艺术家朋友。想听听他们是怎么打算的;或是已经在从事艺术职业的人是不是有什么建议。在采访的过程中,Chen发现她的困惑似乎也是每个对艺术有梦想,但在刚起步时却不知道要从何开始的年轻艺术学生/艺术家都会碰到的问题。
在通常可以看到的艺术家采访中,问及他们“是怎么到达今天的位置”时,往往只会听到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艺术家回顾“想当年我也是很不容易”,或是非常虚幻的“想当艺术家,就得坚持,熬着”一类的回答。(要是扛不下去了怎么办?)很少有看到今天同样也刚刚起步,还在追逐艺术理想过程中的年轻人去谈他们会碰到哪些问题,挫折,甚至失败。以及一些非常基本和现实的问题,比如“请问你到底是怎么赚钱的?”“一边要去赚钱就没时间和状态做艺术了怎么办?”
所以一开始想做的话题就叫“Creative People and Their Day Jobs"。之所以叫"Creative people"(创意人士)而不叫“艺术家”,是因为对于艺术和创造力的定义,想要更宽泛一点,再加上“艺术家”到底是一种身份?职业?还是荣誉?都很不好说。而且访谈的对象所从事的行业可能涉及音乐,电影,舞蹈,艺术媒体,画廊工作,策展,职业艺术家等不同背景。
另外,在英语里day job总是带着“这只是我白天赚钱的工作,我真正想做的事和热情在别的地方”的含义。隐含着一种不满于现状,还在奋斗过程中的心态。
在访谈过程中,Chen发现大多数国外的年轻艺术家访谈者都抱着更加轻松的心态,也更享受当下的过程。而国内的艺术家们似乎常常憋着一股劲,带着一副势要拼出一条血路的状态。加上国外(欧美)的艺术系统和行业已经发展比较成熟,艺术家们可以有相对灵活的继续创作的方式;而国内则因为艺术行业刚起步不久,其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商业的推动影响,所以摆在年轻艺术家们面前的道路似乎就比较狭窄。
虽然国情和社会发展阶段都不同,但是我们希望这些访谈能让国内艺术家们更多地了解国外同年龄段艺术家的生活和创作状态;对“什么是艺术”,“艺术创作的可能性”,以及“为什么想要当艺术家”等问题不断地再次提问,而不至于觉得需要一毕业就冲入艺术竞赛的跑道。
另外,对国内年轻艺术家们的访谈,一方面是希望把国内艺术家们会碰到的问题最真实地展现在其他艺术同行,以及对艺术领域感兴趣的观众们面前。另一方面,通过中英文双语的方式,也希望让国外的读者对中国新一代的年轻艺术家创作状态有最直接鲜活的了解。
2. 为什么叫[soft]?
杂志名字的由来很偶发。对于前面提到的话题,其实最初的想法是以一本书的形式呈现。但是在某天和一位艺术家好朋友聊天时她提到觉得书的概念太重了,杂志的概念则相对比较轻松灵活,而且可以持续地做下去。受她启发,在她离开后,刚好瞥到桌上一耳塞的包装描述上写着[soft]几个字。觉得这名字不错。于是就这么决定了。
对于soft的含义可以有很多层理解。一个是因为杂志里访谈的艺术家们毫无保留地把内心里最柔软的部分呈现了出来。就像有一位艺术家在访谈后看到整理出来的稿子时说,“感觉自己像是脱光了光着屁股站在观众面前”。的确,在年轻的艺术家们追逐艺术梦想的过程中,有很多经历也许真的是非常私人,甚至痛苦和羞耻的,但也是非常真实的。
所以真的非常感激这些艺术家们最后愿意把这些聊天的内容拿出来分享:我们希望这些内容可以鼓励其他艺术同路人,让他们觉得自己并不只是一个人在奋斗;另一方面也让想要从事艺术行业的年轻人看到,大多数艺术家的现实生活并不像媒体上报道的明星艺术家们那样光鲜;疑惑,困难,重现起航,或是放弃都是追逐过程中的一部分。
这也是可以对"soft"含义理解的另一个层面。Soft Power-“柔软和韧性”也许是一种更有力且持久的力量。而本期杂志的设计也是由这个概念出发,给予了软和硬之间转换关系的提示。
3. 为什么有些访谈是三四年前的?难道不会觉得不够新,已经过时了?
这个问题确实也常常被提起。似乎以杂志的形式出现,观众就会期待它的时效性和出刊频率。但实际上,[soft]杂志中的访谈更像是关于被访者个人经历的追踪记录。如果你翻开杂志会发现,每一篇访谈都会带有某年某月某日在何处进行了此次访谈的信息。这一时间和地点就像一张宝丽来快照,是对艺术家当天聊天时所思所想和他的状态的定格记录,而那一瞬间的状态只要是真实的就不会受时间流逝的影响。反而,那会成为一个参照点。
访谈中的很多艺术家在从被采访到访谈发布的期间里状态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有的人现在已经成为了艺术领域知名的艺术家(比如第二期里采访的aaajiao),有的人在之前的基础上又取得了更好的成就(比如第三期里采访的Egill今年即将代表冰岛参加威尼斯双年展),许多人在三年里完成了结婚生子的个人历程,也有的人搬到了不同的城市继续追梦或是放弃了追梦。我们在杂志出版前都会和被访人再进行一次回访,了解他们最新的状态,并在每个访谈的结尾附上一个他们近况的update。
这样的方式也是这三期话题所关注和推崇的状态:即艺术家在路上,在旅途中,不确定,充满变化的过程。追寻艺术的过程也许比今天市面上,以目标和成败论为导向的艺术家概念,更接近艺术创作本来应该有的样子。
所以,我们希望[soft]是一本具有时间感和有厚度的杂志,而不是一本赶时间的杂志:)
4. 怎么认识选择访谈对象,为什么都是些“无名小辈”?
访谈里的艺术家一开始都是身边认识的同学和朋友,到后来开始认真做这个项目,也会请朋友推荐他们觉得值得被访谈的艺术家朋友。在选择访谈对象的时候,除了考虑对象本身是不是很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也会考虑到他/她的背景是不是能让整个访谈对象人群更加多元化,会从所在的国家,城市,性别,年龄,艺术实践类型,职业发展阶段,以及对于艺术的态度等多方面来考虑。除了请被访者介绍自己的经验外,还会请他们聊一聊他们所在的艺术社群的状况。而访谈对象所在的国家基本在美国,欧洲和中国这三个地区。
曾经有观众问过,这些人都是谁啊?都不认识。言下之意,“为什么我要在乎他们说了什么?”事实上,媒体上可见的访谈大部分时候都是在讲已经成名的艺术家的故事,加上老一辈的艺术家们当时所面对的艺术生态和今天也完全不同,这样的访谈对于年轻艺术家来说很难有参考意义。顶多让人觉得羡慕或仰慕,想着“我哪一天也能像他一样?” 而这些所谓的“无名小辈”们的访谈,却可能更接近一般年轻艺术家刚起步时的状态。另外,其实访谈里也不乏已经能靠艺术谋生的“职业艺术家”,你会发现他们在那个阶段也会碰到新的问题。
5. [soft]每期都会推荐一位艺术家的作品,你们是怎么选择这些艺术家的?
就像之前说的,[soft]杂志创刊的最初其实是一个个人项目。所以推荐艺术家的部分到目前为止也都还是身边认识的朋友,觉得他们的作品和创作状态都不错,但是还没有被太多人关注到,所以想要向大家介绍他们的作品。
以后我们也会欢迎年轻的艺术家们自荐作品。不过,一方面,就像所有的评审筛选过程一样,我们会有自己的审美倾向和品位,所以,有没有选上或被推荐都不代表存在绝对的作品好坏衡量标准;另一方面,我们希望不只是看图介绍作品,还希望有机会更多地了解创作作品的艺术家。他/她为什么创作这样的作品?他/她进行艺术实践的目标和动机是什么?他/她是不是一个有趣而且有坚持的人?
6. 为什么每一期杂志都长得不一样?
这也是[soft]杂志概念的一部分,除了每期介绍6-8为艺术家访谈和推荐一名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外,我们还会每期和一位年轻的设计师合作。请她/他对杂志的形式进行自由发挥和设计。因此目前合作过的三位设计师每位都给[soft]带来了完全不同的设计理念和风格,每一期杂志也都有它独特的设计亮点。
我们很喜欢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希望可以让年轻设计师有机会做一些和一般商业项目不太一样的挑战。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杂志本身让更多人了解这些设计师的作品。
7. 杂志销售情况怎么样?能赚钱吗?
从第一期和第二期的销售状况来看,不考虑人工成本的话,印刷和设计费的成本基本上还是收回来了。所以能够不亏钱应该就算还不错了吧。不过毕竟是独立出版的杂志,第一期只印了200本,第二期印了100本。虽说数量不多,但每次的开支都还是要靠做别的赚钱的活来补贴。也常常会碰到印完杂志就没钱交房租了的状况,也算是符合了创意人士如何平衡创作和谋生的主题吧。
要靠做杂志赚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吧。不过作为一个已经进行了几年的项目,能让这些访谈文字获得生命,以杂志为载体/身体的方式到达对这些话题感兴趣的人手里已经是让人很满足的事情。更不用说在这过程中,也因此认识了很多艺术家和设计师的朋友一起进行杂志的创作,真的已经是很感激了。
8. 接下来[soft]准备做什么主题?
现在都还不一定,接下来能做什么也要取决于这期印的杂志能不能先都卖掉再说吧(笑)。目前在考虑的几个方向有:艺术家和他们的工作室日常;移动游牧的艺术家等等。总之我们希望把每期话题都当作研究项目一样去做。并从杂志出发,多进行线下的交流互动和讨论。
在杂志发布会上有粉丝有问到关于如何跳出“舒适区”(confort zone),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不管是作为艺术创作者还是一本杂志,不满足于现状,在规则和参照之外去寻找新的可能,也许正是艺术能给我们带来的启发和价值。